在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5-03-07
999+
33.92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市生态环境局 2025 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
省生态环境厅的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生态环
境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
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
一核心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全力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保
护工作,为建设美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一)强化执法监管,健全环境监管体系
一是创新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能。全面推行“一体化+智
慧执法+信用监管”环境执法新模式,积极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
建设、信息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借助智慧执法平台,对企业
排污情况进行 24 小时实时监控,精准捕捉违法线索。严格落实
“双公示”制度,及时、规范、无遗漏地上报行政处罚信息和
行政许可信息,全年共公示行政处罚*起,行政许可*项,确保
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完善信用监管,督促
企业整改。安排专人定期梳理信用受损企业名单,提前向企业
发送信用修复提醒函,详细告知修复流程和所需材料。同时,
对重点企业信用修复进行现场核查,督促企业切实消除环境污
染问题。建立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将全市*家企业实行“红
黄绿”分类管理。对绿码企业无事不扰、有事速到;对黄码企
业帮扶指导、及时提醒;对红码企业紧盯不放、督促整改,加
大执法检查频次。通过这一机制,有效提升了环境执法监管效
率,该项机制改革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二等奖、全市
一等奖。
(二)广泛宣传引导,营造环保浓厚氛围
一是把握重要节点,开展主题宣传。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
日、全国低碳日、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
根据本市特色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向
市民展示本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吸引了数千
名市民参观。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年共开展此类主题宣传活动*
场。二是丰富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持续开展环保设施向
公众开放活动,邀请市民走进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
环境监测站等环保设施单位,近距离了解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全年共开放*次,参与公众千余人。强化正面新闻宣传,在权威
媒体上发布信息*多篇,充分展示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
和亮点。新媒体短视频阅读量超百万,制作的环保科普短视频
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广泛传播,深受市民喜爱。
(三)聚焦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精准施策,大气环境稳定达标。成立工作专班,对中
心城区周边的重点化工企业进行驻厂监管,确保企业污染治理
设施正常运行。对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开展网格化日常监管,
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网格员,负责
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油烟等污染
问题。全年共争取中央资金*万元,对*家重点企业开展VOCs
深度治理。中心城区优良天数*天、同比增加*天,达到考核目
标;PM2.5 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一,优于考核目标*
微克。二是系统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组织开展了全市
涉水环境问题大排查,累计整治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个,对排
查出的排污口进行分类整治,对不符合要求的排污口予以封堵,
对需要整改的排污口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同周边城市签订了水
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联合开展跨界断面水质风险调查,推
动区域联防联治。全市*个国控断面平均水质全部达标、无劣五
类断面,其中*个断面水质优于考核目标,主要河流水质达到二
类,全市*个城市和*个乡镇水源地100%达标。三是综合管控,
净土固废扎实推进。完成*块建设用地土壤状况调查和*家重点
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化
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隐患专项排查,对排查出的*个隐患点进行了
分类整治。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项革命”,加强农
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治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以
上,通过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利用等方式,提高秸秆资源化
利用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 100%,确保生活垃圾
得到妥善处理,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投运工业固废信息管
理系统,实现对工业固废产生、运输、处置等全过程信息化监
管。
(四)优化服务举措,助力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项目服务,推动项目落地。“一对一”服务协调*
等*个重点项目取得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环评批复。安排
专人对接项目建设单位,提前介入,指导项目编制环评文件,
帮助解决项目在环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通过环
评审批。累计对*个建设项目、*个规划矿区和*个产业园区进行
了“三线一单”分析比对,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
依据。二是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
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将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限由法定的*个工作日压缩至*个工作日
(报告书)、*个工作日(报告表)。推行“互联网+政务服
务”,实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网上申报、网上审批,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立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对重大
民生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等实行优先审批,确保项目尽
快落地见效。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指导,组织开展环保法律法规
培训、环保技术咨询等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环保管理水平,解
决实际困难。
(五)直面督察问题,全力推进整改落实
一是扎实推进督察整改。坚持现场督导、定期调度、督办
提醒等制度,一体推进中省环保督察、黄河警示片、黄河干流
涉煤企业排查等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督察反馈的*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全力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建设美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一、2024年工作回顾(一)强化执法监管,健全环境监管体系一是创新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能。全面推行“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环境执法新模式,积极推动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信息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借助智慧执法平台,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