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村人才振兴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VIP专免
2024-01-11
999+
13.45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当前乡村人才振兴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着力破除体制
机制障碍,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全方位激发人才干事
创业的激情,人才队伍总量稳步提升,资源效能明显增强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重视并
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僵”的体系有待转变。县级教育、医疗、畜牧等专业技
术编制不够灵活,编制资源没有充分发挥最大效能。比如
某县教师队伍总量超编,畜牧、农林相应不足,教师资源
使用上,部分科目教师“无课可带”、音体美等科目教师却常
年全县范围奔波“走读”教学。人才评价体系不够精准,注重
静态考评,缺乏动态考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问
题仍然比较突出;人才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主管单位与
用人部门职责时常“错位”,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贴合度不够。
二是“弱”的现状还未扭转。以某县为例,人才总量仅 2万人,
占人力资源总量的 6.17%,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
才资源青黄不接、35 岁以下年轻人才占比较小,大多以本
(专)科毕业生为主,副高级以上专技人员绝大多数集中
在教育、卫生领域,其他领域不足 20%,总体呈现出“少、
老、低、偏”的鲜明特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后劲不足;特
别是
“强县域”、重点产业链建设急需的城建、规划等方面人才偏
少,高新科技和创业能力强的领军人才和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三是“走”的趋势愈演愈烈。受县级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发
展环境、保障措施等因素影响,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下
来更难,以我省某县为例:近五年通过各类方式引进人才
280 人、流失近200 人,流失率达 70%以上;本土“双一流”
院校的毕业生年均 410 人,仅有极少数选择回本县工作、外
流严重;财会审计、种业检测等方面人才培养周期长、参
与度低,往往“一人一岗一干就是五六年”,经过历练稍有成
就,便“下海经商”或被抽调借用,严重影响全县工作开展。
四是“练”的渠道不够通畅。一方面,引进的人才作风发挥不
充分,不注重人岗匹配,“创、学、研”结合不紧密,未充分
给与平台和环境保障,长期以往导致人才被“撂荒”。一方面,
乡村普遍存在“抓大放小”心态,眼睛都盯着“大专家、大项
目”,忽略了周边艰难成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微创项目”。
“老带新、大练兵”“供需对接”不够精准,有时存在“有人唱戏,
没人听戏”的情况。
二、对策建议
一要在深化改革上聚力突破。赋予用人单位编制使用、岗
位评聘、职称评定更大的自主权,激发用人单位选才用才
活力。
摘要:
展开>>
收起<<
当前乡村人才振兴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全方位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人才队伍总量稳步提升,资源效能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重视并加以解决。一、存在问题一是“僵”的体系有待转变。县级教育、医疗、畜牧等专业技术编制不够灵活,编制资源没有充分发挥最大效能。比如某县教师队伍总量超编,畜牧、农林相应不足,教师资源使用上,部分科目教师“无课可带”、音体美等科目教师却常年全县范围奔波“走读”教学。人才评价体系不够精准,注重静态考评,缺乏动态考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人才管理机制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