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坚持“四个突出”增强思政建设工作简报

2025-05-15
999+
31.48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X 学院坚持以“四个突出”不断增强思政引
领力
XX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实施
“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坚持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
协同融合,以浸润式教育提升“大思政”质效。“教育家精神
与科学家精神引领的师范院校双创育人实践”等 X个项目入选
20XX 年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
一、突出课堂主阵地,增强思政教学吸引力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组建学校党委领导、职能部门主导、教学单位落实、
课程教师支撑的“思政育人共同体”,强化教师集体备课、团
队教研与赛训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课程思政工作
体系。获评国家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5个。
二是深化课程内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核心内容,注重统编教材大纲与自编教案读本结合,以问
题链驱动、模块化重构教学设计,综合运用专题式、混合式等
方法组织课堂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思政课教材体
系、教学体系。开发“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走长征路”等
系列微课 X余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4门课程入选省一
流课程,自建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上线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二、突出社会大课堂,增强思政实践浸润力
一是优化教学体系。强化能力导向实践取向,实施第二课
堂成绩单、实践教学周等系列制度,统整学科竞赛、实习实训、
顶岗支教、志愿服务等系列安排,推进科普科创、美育教学与
思政教育协同贯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思政+”链式实践教
学体系。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育人项目,涌现出“果筐学
堂”“信蜂行动”“语你同行”等系列典型品牌,工作经验获
评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二是拓展实践基地。建设省级实验教学平台 X个,打造
“3+3+N”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综合体,依托孔子学堂、方志分
馆、STEAM 基地等开展科普宣传、文化服务活动,与 X余家
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 X个,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乡村
山区设立红色教育和志愿服务基地 X余个,形成“校内实验实
训平台+差异化实践基地+智能化实训平台+特色性创新基地”
阵地支撑。入选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和场馆育人
项目 X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X个。
三、突出资源大平台,增强思政育人支撑力
一是丰富资源供给。聚焦时代问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积极回应学生关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形成“线上+线下”
“校内+校外”“自建+引进”的专业与课程资源体系,入选国
家和省级一流专业X个、一流课程等 XX 余门,X个专业入围
软科排名“A+”层次。注重时代资源引入、社会资源渗入,主
动将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各方面,“铸魂•强
志•赋能:教育事业成就融入师范生培养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
施”工作案例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
二是强化数智赋能。加快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
设试点改革,创设 VR 沉浸式远程观摩实训室、师生 AI 教学行
为分析与教研实验室等数字场景,建立“科学家广场”“大先
生长廊”等智慧空间,实施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行动,对X
余名教师开展教学行为诊断和成长数字画像,全面推进教育数
字化转型。优化“12345”立体化网络思政育人体系,“易班优
课”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十强。
四、突出教育家精神,增强思政队伍保障力
一是建强工作队伍。全面落实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出台加强思政课“八支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辅导员队伍建设
摘要:
展开>>
收起<<
XX学院坚持以“四个突出”不断增强思政引领力XX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坚持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协同融合,以浸润式教育提升“大思政”质效。“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引领的师范院校双创育人实践”等X个项目入选20XX年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一、突出课堂主阵地,增强思政教学吸引力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建学校党委领导、职能部门主导、教学单位落实、课程教师支撑的“思政育人共同体”,强化教师集体备课、团队教研与赛训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获评国家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5个。二是深化课程内涵。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