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监督工作的汇报

VIP专免
2025-05-11
999+
29.94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加强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监督工作的汇
报
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2021 年,党中央印发
了《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
大工作的意见》,随后,省市区委先后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
都明确提出:支持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的监
督。新修订的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也就
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文件政策和法律法
规,为加强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
力支撑。
一、以完善制度为切入点,推动监督“全覆盖”
坚持权责同步、制度先行,以规范化、体系化机制赋能人
大监督,从监督对象、内容、力量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监督
效能。
(一)拓展监督对象,做到应督尽督。一是着眼监督范围
的广泛性,在常态化开展人大任命人员履职监督基础上,**区
人大常委会于 2024 年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人大选举和任命
“一府一委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
情况的实施办法》。这一举措促使监督对象从任命人员向选举
人员拓展,实现了对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监督的“无死角”,
确保在届内实现监督对象的全面覆盖。二是注重监督对象的针
对性,聚焦关键岗位与重点人员,将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
法院检察院关键岗位人员等纳入重点监督范畴,根据岗位重要
性、权力运行特点,制定个性化监督方案,提升监督精准度,
确保监督资源高效配置。三是考量监督对象的动态性,密切关
注人事变动,及时将新选举和任命人员纳入监督体系,建立新
任职人员监督档案,跟踪记录履职轨迹,实现监督工作的无缝
衔接与持续跟进,保障监督工作与时俱进。
(二)精准监督内容,融合监督人、事。一是突出宪法法
律贯彻落实,要求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每年书面报告学习贯彻
宪法法律情况,通过检查法律法规执行案例、执法成效,评估
其法治素养与依法办事能力,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
好氛围。二是聚焦职责履行实效,将依法履行职责情况作为重
点监督内容,深入了解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等中心工作中的履职表现,以工作成效检验履职
担当,确保权力行使服务于人民利益与区域发展大局。三是强
化人大决议决定及意见建议办理监督,查看选举和任命人员对
人大决议决定的执行力度,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
从反馈时效、办理质量、代表满意度等多维度考量,推动人大
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提升代表与群众的认可度。
(三)整合监督力量,凝聚人民意志。一是借助“数字人
大”平台,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发布评议公告,广泛吸纳代表
和群众线上意见建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
类整理、分析研判,精准把握群众关切,为监督工作提供数据
支撑与民意导向。二是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线下实地调研,
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被监督对
象所在单位、分管领域及服务对象群体,面对面交流、实打实
问询,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其履职情况,为客观公正评
价奠定基础。三是综合线上线下信息,形成全面、客观、公正
的评价。将群众呼声、代表意见与实地调研情况有机融合,科
学分析监督对象的工作成绩与存在问题,确保人大监督充分汇
聚民智、反映民意,使监督结果经得起检验,增强监督公信力。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加强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监督工作的汇报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2021年,党中央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随后,省市区委先后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都明确提出:支持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的监督。新修订的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也就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文件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加强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力支撑。一、以完善制度为切入点,推动监督“全覆盖”坚持权责同步、制度先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