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VIP专免
2025-05-11
999+
13.02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5 年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
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
署,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明确方向,动员全县上下以更高标
准、更实举措、更严作风,全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
增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 x、法治 x奠定坚实基础。下面,
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
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过去一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风
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的工作目标,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
手,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一)规范化建设框架基本成型。我们严格按照“六有”
标准(有场所、有机构、有制度、有台账、有系统、有保障),
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县级综治中心完成
功能区升级改造,整合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职能,
实现“一站式”服务;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挂牌运行,
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村(社
区)综治工作站实现全覆盖,网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三级联动,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
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二)多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
与”,建立“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全县划
分基础网格 x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 x名,实现“人在格中走、
事在网中办”。创新“五老调解”“乡贤理事会”等品牌,培
育社会组织 x家,发展平安志愿者 x人,形成“群众说事、干
部理事、集中议事、民主定事”的良性互动。2024 年,全县
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 98.6%,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3%,群
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
(三)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以“智慧综治”平台建设
为突破口,整合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12345 热线等数据资
源,构建起“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局”的智能化治理体系。
全县视频监控联网率达 100%,重点部位人脸识别、车牌识别
系统全覆盖,通过大数据分析预警风险隐患 x起,协助破获刑
事案件 x起,抓获在逃人员 x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依托
“健康码+网格化”机制,精准排查重点人员 x万人次,筑牢
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固防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仍存
在不少短板: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部分乡镇(街道)综
治中心存在“重挂牌、轻运行”现象,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是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数据共享壁垒尚未完全打破,
智能预警、精准研判能力还需加强;三是队伍专业化建设滞后,
部分网格员年龄偏大、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治理需求。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提档升级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社会治理现代
化试点工作的攻坚之年。我们要以“全省走前列、全国创品
牌”为目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实体化运行标杆。一要完善
功能布局。县级综治中心要突出“指挥部”作用,增设矛盾纠
纷调处中心、心理服务指导中心等功能模块,建立律师、心理
咨询师等专业团队常驻机制;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要强化
“前哨站”功能,设置综合受理、联合调解、监控研判等岗位,
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村(社区)工作站要聚焦
“微治理”,建立“网格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制度,实
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要健全制度体系。修订
《综治中心工作规范》,完善首问负责、分流指派、联动处置、
督办考核等全流程制度,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机
制,对重点案件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确保件件有落实、
事事有回音。三要强化基础保障。将综治中心运行经费纳入财
政预算,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网格员给
予绩效奖励;加快推进“智慧综治”二期工程,年内实现县乡
村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5年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明确方向,动员全县上下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作风,全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法治x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一、总结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过去一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的工作目标,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一)规范化建设框架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