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活动上的讲话

2025-05-07
999+
41.61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活动上的讲话
这次参加观摩活动的课没有一节课是相同的。这是我们学
术委员会特地这样设计的,特地挑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三
大类不同类型的课文和文本。有些类型的课是特别难上的,就
希望大家一起来观摩、讨论。我们这个会场的课我统计了一下,
阅读课有 x节,口语交际课有 x节,习作课有 x节。年级的分
布是三上 x节,三下 x节,四上 x节,四下 x节,五上 x节,六
上x节,六下 x节。x——x 年级都有涉及,很可惜这次低段没
有。所以说,这次的课内容各异,不存在同课异构,也不存在
可比性。这样的课评课对我们来说,具有挑战性。我想先提出
“三个尊重”和“两个鼓励”的评课原则,不知道能不能得到
大家的认可。
三个尊重。
一是尊重课程课标。20xx 年颁发的新的义务课程标准是对
我们新时期,特别是本世纪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经过了
多次上下的讨论、修改,应该成为我们教材编写、教材实践、
教材评价的依据。首先,我们要尊重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育人理
念、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
二是尊重统编教材。统编教材已经使用了将近 xx 年。新的
一轮又陆陆续续分年级分步实施。这套教材凝聚了全国教研工
作者的心血,也经过多年的试教,多年的修改,应该说是目前
最好的、最权威的教材。所以,我们要尊重统编语文教材的编
写体系、教材目标和教学内容。
三是尊重评课标准。既然要评议,既然要个排序,那我们
就要一个评价的标准。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是“语文学科如何
落实课程育人”?针对这个主题,我们在评价视频课的时候有
个评价标准,今天我把内容评价标准公开一下。也不复杂,就
是x条。第 x条,教学目标精准;第 x条,教学内容准确;第 x
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恰当;第 x条,教学效果显著;第 x
条,尊重学生主体;第 x条,价值导向正确。这是视频课的评
价标准。我看也是我们现场课的评课标准。
两个鼓励。
一是鼓励教学创新。鼓励我们上课的老师在前面三个尊重
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创新,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是鼓励多元评课。一节课的好坏,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评
大的可以从教育哲学,可以从师生交流、师生交往,可以从课
程层面,可以从教学方式的层面。不同流派的教学主张,对课
堂的评价也不一致。在不同的人心目中,他的评价准则是不一
样的。所以,我们要鼓励不同的参与者,要鼓励我们现场的各
位老师从不同的视野开展教学来评议。
我今天的评课可能是一家之言,但有很多的观点是评委是
评委集体提供的。评课是多元的,因此仅供大家参考。
一、语文教学在前进
(一)语文学科“教什么”的问题,开始从模糊走向清晰。
我自己设计了三个角度,一个角度是语文学科教什么的问
题。从这次观摩会上,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学科教什么这个老
大难问题正在慢慢解决。这个问题开始从模糊走向清晰,选择
教什么的问题落实到我们课堂上,实际上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
内容的选择。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准确、适当
课程内容很多老师只关注了学习任务群,实际上,课程内
容是从两方面呈现,一方面就是文化主题,第二方面是课程内
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那就是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从这两个
方面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课程内容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今后我们不能再说语文的教学内容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现
在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我们叫清清楚楚网格线。但是大家要
注意到,从课程内容到我们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不能
直接拿来使用,它经过多次的转换,我称它为两次转换。
第一次转换就是我们教材编写者应该做的事情。我们的教
材编写人员通过架构对教材的知识能力体系,选择合适的题材
或者合适的材料,有机地把我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落实到各册
的教科书的编写当中。有很多老师问我,说我们教科书是怎么
落实语文课程内容,好像没有看到任务群,好像有点失望。实
际上任务群并不是像我们有些专家和老师想象一样机械地落实,
说这个单元就是语言文字的基本梳理,那个单元就是文学的阅
读和创意表达啊。我们是把几个任务群跟里面的任务有机地渗
透到阅读、口语交际、作文当中的。
我举个例子说《xx》,它是一篇童话,它是属于文学性的
阅读与创意表达。写通知,那里面就是应用文的东西,里面有
思辨,思辨性的任务就要进去,就不能机械地把一篇课文定位
为是落实什么任务群。所以我主张任务群就变成我们课程标准
的概念,我们的教学有一到两条任务落实是相当不错的。
第二次转换就是我们语文任课老师的事情,就要把教材规
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当
中。所以我们很清晰地看到,本次的观摩会立足教材,依标教
学已经成为大家普遍遵循的准则。这一点很不容易,过去的公
开课任意设定目标,任意选择内容,随意性是非常大的,所以
这次这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和教学
内容准确适当。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和基于学段要求、单元语
文要素和课后习题,确定你的教学目标,选择设计的教学内容。
很多课文关联前后单元、前后年级,甚至全套教程中某项语文
要素的层级和递进关系,体现了我们统编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
内容的系统性和梯度性。这是我们温教授反复强调的教学目标
要有梯度性。
举例说,xx 老师的《xx》一课。我们前面做过简要复述,
用自己的话复述,到了这一课,我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创
造性地复述,李老师能勾连学生已有的复述经验,抓住情节,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活动上的讲话这次参加观摩活动的课没有一节课是相同的。这是我们学术委员会特地这样设计的,特地挑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三大类不同类型的课文和文本。有些类型的课是特别难上的,就希望大家一起来观摩、讨论。我们这个会场的课我统计了一下,阅读课有x节,口语交际课有x节,习作课有x节。年级的分布是三上x节,三下x节,四上x节,四下x节,五上x节,六上x节,六下x节。x——x年级都有涉及,很可惜这次低段没有。所以说,这次的课内容各异,不存在同课异构,也不存在可比性。这样的课评课对我们来说,具有挑战性。我想先提出“三个尊重”和“两个鼓励”的评课原则,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三个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