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发展路径与关键着力点

VIP专免
2024-05-05
999+
24.01KB
3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发展路径与关键着力点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和利用自然以创造
物质财富的能力。诚然,不同研究对“生产力决定论”的看
法存在差异,但毫无疑问,生产力是产生和变革生产方式
的基础,是影响劳动力、劳动工具、生产方式、生产关系
的基础性因素,甚至是历史阶段发展的基础驱动力,生产
力的质量直接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和水平。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要“加快形成新
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的具体
内涵进行了概括:“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
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
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
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
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
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在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加速演变,世界政治、科技和经济格局加速重构,
国际科技较量和经济竞争愈演愈烈,甚至部分发达国家以
国家安全、“去风险”等为名,对我国实施单边科技制裁,
推动“脱钩断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
论断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高质量
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因此,有必
要科学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主要路径和关键着力点。
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
(一)前置条件:颠覆性创新引致主导技术体系更迭
创新在生产力演进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直接体现在技术
进步层面。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系统日益复杂,生产力的
主导性已不再体现在单一技术上,而是体现于整个技术体
系中。Ellul 在1977 年提出“技术体系”概念,强调单一技
术脱离环境和系统的无效性,认为技术的整体性就体现在
其对环境和系统的依赖性上。Freeman 等认为,技术体
系相对于增量型创新、重大但单一型创新而言,具有更广
泛的影响。当技术体系发生变革时,通常会波及多个产业
部门,并涉及多个不同单项技术的升级与替代,从而形成
相互关联的创新集群。因此,在工程技术层面,技术体系
可以被视为同一自然规律、理论指导或服务于相同生产目
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技术群。在连续的技术创新过程中
当出现新的科学或技术原理,或者出现重大技术、工艺改
摘要:
展开>>
收起<<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发展路径与关键着力点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和利用自然以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诚然,不同研究对“生产力决定论”的看法存在差异,但毫无疑问,生产力是产生和变革生产方式的基础,是影响劳动力、劳动工具、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基础性因素,甚至是历史阶段发展的基础驱动力,生产力的质量直接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和水平。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概括:“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